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是美国总统的“试金石”,不仅考验后者的执政能力,也衡量他的外交水平。

这一协议是在共和党总统乔治·w·布什任期内达成的,因为变更是由当时的民主党总统比尔·克林顿签署的,多年来一直是美国各大利益集团博弈对抗的战场之一。这也是最近美国大选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候选人的必修课,也是现任美国总统面临的“烫手山芋”。

以比尔·克林顿为例。1992年大选时,比尔·克林顿作为民主党候选人,批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无视美国的利益,但一年后,作为美国总统,他签署了该协定,并使其正式成为美国法律。在签字仪式上,克林顿指出,这项协议的生效表明,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美国决定“竞争而不是后退”。

2008年美国大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和奥巴马都在电视辩论中表示,如果民主党当选总统,他们将重新审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特别是修改不利于美国劳动力和环境的相关规定。如果加拿大和墨西哥不同意谈判,美国将退出协议,但希拉里未能赢得党内初选,奥巴马将注意力转向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2016年大选,希拉里·克林顿与唐纳德·特朗普相遇,两人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开火”,但这一次特朗普比希拉里开火更猛。

现在看来,特朗普在共和党初选中脱颖而出,最终赢得选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抨击全球化和贸易协定,把自己塑造成遭受贸易冲击的美国蓝领工人的代言人,并吸引了美国各地相当数量的共和党基础选民的支持。在更深层次上,美国选民对贸易自由化的抵制和厌恶实际上是经济不安全和长期无法提高生活水平的愤怒表现。普通美国人的收入在过去十年停滞不前,动摇了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将带来双赢的社会共识。

在共和党发布的印有特朗普品牌的新党纲中,共和党在重申国际贸易对美国经济重要性的同时,强调不应出现大规模贸易逆差,称“我们需要优先考虑美国”,并承诺采取“新的公平贸易政策”保护就业,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区协议,退出tpp。然而,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如果这些政策建议得到实施,将引发美国贸易伙伴的报复,引发贸易战,导致美国经济衰退,数百万人失业。其中,信息技术、航空空工程等行业受到的直接影响最大,批发零售配送、餐饮等行业也将受到影响。

入主白宫后,特朗普团队开始调整美国贸易政策。今年4月,特朗普与加拿大和墨西哥领导人会谈后,同意目前不终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而是寻求重新谈判。就在几天前,特朗普在“美国制造周”开幕式上的演讲中再次提到,不再允许其他国家打破规则,“抢我们的工作,抢我们的财富”。为了给“美国制造周”造势,特朗普走访了美国50个州制造的各种产品,从威斯康星州制造的消防车到路易斯安那州制造的棒球棒。他还试穿了一顶德克萨斯制造的牛仔帽。

有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大力推行外贸政策,暴露出国内政策屡屡失败的尴尬局面。因为共和党内部的分歧很难调和,曾经发誓要推翻奥巴马医改的特朗普政府感到尴尬和沮丧。此外,他的团队与俄罗斯的关系已经被媒体抓住,特朗普不得不将注意力转向贸易政策,希望扭转一场战争,赢得国内人民的支持。

编辑:关昊